0%

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1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1.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行为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2.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总是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价值观的民族性体现着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3.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价值规范。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 关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机制体系的精神内核 -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意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 - 斗提下次拿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1.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1.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 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
  2.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先进性)
    1. 具有超越以往一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2. 体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3.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4. 吸纳市级文明有益成果
  3.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民性)
    1.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征
    2. 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
    3.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4. 因真实可信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真实性)

扣好人生的扣子

  1.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2. 大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1.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在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2. 勤学 - 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3. 修德 - 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4. 明辨 - 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5. 笃实 - 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