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定论

  1. 近代中国国情
    1. 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 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4. 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 十月革命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 五四运动 -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基础
    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3. 联系是中国革命必须实行”两步走”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1. 第一次提出 -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2. 正式提出 -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概括,体现在加入了官僚资本主义)
    3. 定位 - 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三座大山) - 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路线中的“人民大众”) -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1.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不同的民主主义革命关键在于领导权归属
    2. 决定无产阶级领导权是由历史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无产阶级及其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3.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中国各革命阶级领导的条件
      1. 关键 - 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2. 基本策略 -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3. 坚强支柱 -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4. 根本保证 - 加强无产阶级党的建设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 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内容和特点(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的集中表现: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根本区别);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 性质不同。
    4.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紧密衔接(因为民主革命包含社会主义因素)。“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5. 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重要性: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6. 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如“无间断”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否定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放弃了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9.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 政治纲领 -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治问题。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经济纲领 - 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文化纲领 -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 时期
      1. 初步形成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 确立 -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种种原因
    3. 内容
      1. 土地革命 - 基本形式
      2. 武装斗争 - 主要形式
      3. 农村革命根据地 - 战略阵地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
    1. 必要性可能性经验等等
    2. 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混淆

8个第一
1. 第一次提出三大法宝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著作 -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2.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3. 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 - 中共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945年5月) 4. 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 -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4月) 5. 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 - 《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12月30日) 6. 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文献 -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 7. 第一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 8. 第一次归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文件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